您的位置: 新闻资讯>消费资讯

整治“鬼秤”须明方向严监管

来源: 中国质量报 发布时间:2024-05-22阅读量:1068

 近日,江苏连云港、南京两地个别农贸市场先后曝出“鬼秤”事件,引起社会关注。两地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,依法对涉事市场主办方、商户作出处罚。
  “鬼秤”即作弊秤,指被做了手脚,称重显示与实际重量存在偏差的秤。使用作弊秤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,还会让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受到污损。上述事件中,当地相关部门快速介入处置值得赞许,但作弊秤事件频繁发生也需引起警惕和反思。
  随着科技进步,电子秤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,而作弊手段也随之愈发隐蔽。调查发现,不良商家一旦得知执法人员检查,可通过关闭电源重启等方式让作弊秤退出作弊模式,恢复正常。而执法人员在不了解作弊“技术”的情况下无法重现作弊行为,只能以该秤未经检定进行处理。
  有人建议,执法人员可以通过“暗访”的方式对使用作弊秤行为进行视频留证。但法律人士提醒,这样做会面临法律风险。一方面,执法人员假扮成消费者对不法商家进行“暗访”,虽说可以拿到违法证据,但这样做容易被诉“钓鱼”执法,陷入被动;另一方面,通过“暗访”的方式获取的视频材料,有可能不能作为定案依据,因为依照法律规定,证据应当符合法律、法规、规章关于证据的规定,并经查证属实,而相关视频材料作为电子证据,常存在“适格要素不全”问题,仅凭它并不足以定案,还应进一步补充调查和固定认定违法行为存在的其他证据。现在很多涉案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反调查能力都很强,而行政执法机关的权限是很有限的,如果执法机关在固定违法证据方面稍有不慎,就可能面临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败诉的风险。
  有人说,作弊秤发现难、举证难,抓住生产厂家这个源头就不难了。然而,棘手的是,问题的源头不在生产厂商。作弊秤多为假冒产品或者是在经销商环节动手脚,治理作弊秤若只盯着制造厂商,显然就犯了方向性错误。要知道,电子秤生产厂家也是作弊秤的间接受害者。一些正规电子秤生产企业曾采取加贴防作弊印封、在软件中设验证码、将芯片直接焊牢在主板上等方法,以增加作弊难度和成本,但这些方法有些过不了多久就被不法商贩破解了。
  调查发现,多数作弊行为发生在流通和使用环节。电子秤产品约有70%用于农贸市场,其余则用于工矿企业。同样的秤,有作弊问题的集中在农贸市场,而工矿企业基本不出现这种情况。这说明,电子秤作弊与使用者图利存在逻辑关系。需求决定供给,电子秤使用者有作弊需求,就会鼓动销售商在电子秤上做手脚,而同样为了一个“利”字,销售商很容易跟使用者沆瀣一气、铤而走险。
  除了前文提到的发现难、举证难,监管部门治理作弊秤行为还面临相关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。依据现行计量法,对于制造、销售、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,执法机关可依法没收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,并可处2000元以下罚款。有法律人士认为,这样的处罚对于违法者的威慑作用明显不足。
  由此看来,要将作弊秤清出市场,最关键的还是要完善针对电子秤销售和使用的法律法规。要明确关于作弊秤的相关法律概念和范畴,严格罚则,让法律长出“牙齿”,具有强大威慑力。当然,破解发现难和取证难,还需要消费者大力支持。消费者要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市场良性发展的大局出发,不怕麻烦、不做退让,对使用作弊秤的行为零容忍,敢于站出来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,这样才能让不法者陷入大众密集监督的恐惧中,才能最大程度地遏制违法行为,让市场规范健康发展。

监督电话:0351-3535573
投诉电话:0351-3330315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府西街29号
山西省消费者协会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
晋ICP备2022003114号-1